中班教案4篇

时间:2022-05-12 09:4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班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教案4篇

中班教案1

  设计背景

  幼儿对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四季的变化过程,年年岁岁的周而复始中,蕴含万物生命的奥秘轮回。于是我利用新春伊始,设计了“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

  活动目标

  1、让儿童通过看图、讨论、理解春的内容。

  2、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发对春的情感、提高语言能力与绘画能力

  难点:能用绘画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大字卡

  2、幼儿用书、录音带

  3、相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活动过程

  活动(一)春天走来了

  ①出示大挂图,请幼儿看图说话;

  教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见了什么?”

  幼儿:“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小朋友”

  教师:“柳树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颜色?小鸟在干什么?春风吹过来,柳条怎样回荡?什么花儿开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它事物的变化,并逐句引出儿歌

  教师:“小朋友说得对,你们看柳条发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来回的荡漾,小鸟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②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朗读儿歌

  活动(二)字宝宝乐园

  ① 请幼儿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用手指划读

  ② 玩字宝宝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教师:“咦?怎么儿歌中有的字宝宝不见了呢?原来字宝宝要跟我们玩游戏呢。”请幼儿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字宝宝××就回来;哈哈,××回来了!”

  活动(三)绘画

  ①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②讨论春天的美景,启发幼儿扩展思路,并用画笔画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颜色。

  ③ 指导幼儿初步构图,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的简单画法等。

  活动延伸:

  ① 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春游,发现更多春天的秘密。

  ② 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增添有关春天的图片。

  ③ 带领幼儿播种各种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1、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园的周围与大自然中变化万千,柳条抽芽、

  桃花盛开、春雨绵绵、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寻找有关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风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我通过儿歌 “春天来了”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的方法、敏锐的眼睛去感知与发现春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大灰狼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一起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

  (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4、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5、坐飞毯-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飞毯"-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飞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

  6、游戏-赶走大灰狼

  (1)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检起团紧。

  (2)出示大灰狼,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检地上的东西等。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我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绘本故事这一载体,把美术表现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为幼儿创设“小脚丫旅行”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小脚丫形象特征“十个脚趾头‘从矮到高、从高到矮’的排列规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创作。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层层递进,引导幼儿观察,调动发散性思维。尊重和鼓励幼儿的想象,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绘画时,我运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形”的特征,使幼儿在绘画时对“形”的认识比较明确,才能借“形”想象创作。对幼儿作品评价时,我以欣赏的眼光,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扬。

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互相谦让,知道人多时要排队,不拥挤。

  2、从小培养幼儿讲次序的文明行为。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排队。

  难点: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一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请全班幼儿同时上来拿,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观察幼儿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记住被挤的幼儿。

  (1)提问:,刚才你们拿玩具时觉得怎样?(教师有意提问被挤的幼儿)

  (2)讨论:

  1、应该怎样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拥挤?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呢?为什么?

  3、教师归纳:比如,看病要排队,买东西、玩滑梯要排队,就餐要排好队领饭。

  二、请幼儿排队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玩具。

  (2)教师及时制止个别幼儿还抢、挤的现象,并请他重新排队。

  三、小结:

  在生活中,因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都能自觉讲秩序,自觉排队,不挤也不抢,我们的心情就会很愉快,做事情就会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意识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认识到排队、谦让的必要性。不过谦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次教学活动就能使幼儿自发产生的,需要老师、家长在以后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化,才能使幼儿养成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0页)、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组织学习,找排列规律

  1. 出示第一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我们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这些图形的?

  幼: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

  2.出示第二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1)师:小猫也造了一幢新房子,他也把自己的墙刷成了有趣的图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排列的?

  幼: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而且颜色相同。

  (2):它们是按一个二个一个二个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导幼儿填补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动物房子展示板,让幼儿帮忙找规律,补全规律。

  (1)师:小熊看到小兔和小猫的房子这么漂亮啊,也想用图形装饰自己的房子,可是他遇到了一些困难,漏掉了几个图形,谁来帮帮

  他?

  (2)请个别幼儿上台帮忙找出规律并把它补齐。

  四、布置辅导

  1.出示彩旗,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2.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幼儿园要挂彩旗庆祝,所以要请小朋友来帮彩旗涂色。我们看看最上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中间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最下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让先完成的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涂的。

  五、展示作品,组织讲评

  1.师:谁愿意上来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2.请2-3个幼儿上台讲讲,教师讲评。

  3.让幼儿相互检查。

  六、延伸活动晨间桌面游戏"串项链",引导幼儿按一二一二的规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