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时间:2022-11-10 21:4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供大家阅读。

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教案

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1

【教学目标】

  1、识记“熟、伙、伴、尝、季”5个生字,学写“因、为”两个生字。

  2、引导学生练习用“有……有……还有……”句式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四自然段。体会小作者画金黄的、彩色的太阳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

  难点:背诵第二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阅读课文巩固生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见到的新朋友是谁呢?

  师:没错,举起小手一起把课题写上,注意一边写一边说出字的笔画。

  师:在上节课我们已经挑选了两个喜欢的太阳进行了学习,绿色的太阳(图)挂在夏天的天空带来了清凉(板书:夏天绿色的太阳(图)清凉)学生回答后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红红的太阳(图)照亮了冬天给小朋友带去了温暖(板书:冬天红太阳(图)温暖)

  师:谁能把温暖的感觉读出来?(指名学生读)

  二、品读课文,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师:除了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我”还画了金黄的太阳和彩色的太阳,你们愿意先送出哪个太阳呢?(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择学习第二或第四自然段)

  1、彩色的太阳

(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我要把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

(大家看老师现在还剩下什么颜色的太阳?让我们把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吧!)

  师:大家看春天来了,(播放春天图画)谁能用学过的词汇来描述春天呢?

  师:描写春天的词汇是这么的多,春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怪不得课文中要说[课件出示“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师:“因为”这个词语看着简单,写起来可是不容易,谁愿意上来写写?

  师:他写的好不好?老师注意到了他在写“因”字的时候是先写了里面的大最后后封口,在写“为”字的时候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大家要像同学学习,写字一定要仔细认真!

  师:“季”字大家熟悉吗?我觉得这个字啊,大家应该是又陌生又熟悉,大家看(课件出示禾、子、季)

  师:如此多彩的春天,我们又把彩色的太阳送给了她,我们希望春天变得……[更美丽、更多彩……]

  师:让我们带着希望把第四自然段读出来吧。“春天,春天的……”

  2、金黄色的太阳

(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我要把金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

(大家看老师现在还剩下什么颜色的太阳?让我们把金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吧!)

  师:我们请喜欢秋天的小朋友大声的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想一想秋天有了金黄的太阳会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我就是那金黄的太阳,我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会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果园里,果熟了)

  师:大家看熟他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字很像?(课件出示:熟、热)

  师:嗯,果子熟了我都闻到了果园里传来的诱人的香味。你知道哪些水果是秋天收获的吗?

  师:大家看(课件出示“果园里,果子熟了,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谁愿意按照老师给的句子来说说你知道的水果?

  师:这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看来啊,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丰收的喜悦应该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来看看,热情的落叶是怎么做的。

  师:(课件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师:什么叫“邀请”啊?你是小落叶的话,你会邀请谁,怎么邀请?

  请你和同桌演一演小落叶,互相邀请对方。

  师:(指名两组小朋友表演)你和你的小伙伴配合的真好。谁来说说“伙伴”这两个字我们要怎么记住它?

  师:那“尝”呢我们要怎么来记住它?对,我们可以拿它和“学”比较,大家看出什么了?大家的观察真仔细!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金色的秋天去感受那丰收的喜悦吧!(全班集体读)

  三、拓展升华

  1、配上音乐,朗读全文。

  2、我画了个()太阳,()夏天的天空。()、田野、()、校园,到处一片()。

  我画了个()太阳,()秋天。果园里(),金黄的()忙着()小伙伴,请他们()水果的()。

  我画了个()太阳,()冬天。阳光()小朋友()手和脸。

  春天,()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的。()春天是个()的季节。

  四、作业设计

  1、将《四个太阳》背给爸爸妈妈听。

  2、画出你心中的太阳,告诉爸爸妈妈你的太阳为什么是这个颜色。

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022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教案例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7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