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3篇(田冰冰班主任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9 15:56:47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3篇(田冰冰班主任讲座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3篇(田冰冰班主任讲座心得体会)

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1

  不断关注每一位学生

——听田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在田老师的讲座中,这样一个问题深深吸引了我:“能不能有这样一种和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均等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田老师说她曾经也觉得这不可能,但是,在巴蜀小学,不断地做这样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尝试,所有的活动都强调“人人发展”,所有的活动都是力求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权利,力求激发每一个人生活活力,去改变“尖子学生挑大梁,一般学生望穿墙”的传统局面。力争让人人都得到发展。

  一、关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少年儿童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课内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新年前,田老师班上举行了“捐出圣诞礼物钱,资助贫困小学生”新年爱心捐助活动。

  暑假前夕,田老师倡议家长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九月的社会实践活动照片展,是全班同学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缩影。十一块不同的展板从摘玉米、资教、卖报纸不同角度展示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学习和生活的大舞台,既学知识,又长见识。

  在不断让学生走出去接触社会的同时,田老师也在构想如何“请进来”,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她策划了《聆听行业故事规划人生梦想》行业故事系列讲座,旨在招募家长资源做义工服务于巴蜀,邀请成功人士来巴蜀讲述精彩行业故事,剖析不同行业的社会价值,以激活孩子生命梦想,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房屋结构工程师正深入浅出带领孩子们走进他们设计的别墅、大楼,了解绘图工作,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这样丰富的实践活动,是田老师不断关注学生成长而创生的,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每一位孩子喜欢,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各有收获,感悟自己的成长。

  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是一个越来越被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工作。田冰冰老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心灵体操、情景实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等不同类别的心理训练。“为树叶找妈妈”,是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多方面夸夸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悦纳自我。每项活动都有明确的训练目的,通过“诱导+活动”的方式,张扬小学生的心理优势,燃旺小学生的心理亮点。

  田老师坚持通过网络,不断关注孩子寒暑假生活。暑假,小小班级邮箱成了师生亲密联系的加油站,239封甜蜜温馨的邮件,传递着师生暑期快乐。“国学书香扑面来”博客冬令营,是她与孩子们同读国学精典,PK古诗背诵的阵地。热闹的《百家讲坛》、有趣的《坏习惯投诉站》、趣味盎然的《快乐收藏夹》、热火朝天的《焦点碰撞》都是班级博客上的热门栏目,吸引了全班的学生和家长,也招引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的关注。小小的创新,改变了假期里师生互不见面,教育断线的传统状态,有效拓展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弥补了假期学校教育的空白,拉近了师生、家校的距离。田老师潜移默化通过“博客”这个特殊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的放矢渗透着自己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关注学生身心浸润书香

  田老师特别爱书,她发现儿童文学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在孩子的情感生长,道德成长方面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读书带给学生的益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但却可以终身受益。孩子因为广泛阅读而带来的知识链接,使得每一步学习都有了一张广博的知识连接网。多阅读,课堂才能有源头活水。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世界是多元的,带领孩子走进其中的美好远胜于大人回避,让孩子背地里乱闯。所以她会自费为班里订上十几种儿童杂志,她会和孩子们之间开展读书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走进童话世界、科幻世界,动物知识探秘等。她还会不断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藏书大王、小博士等,用自己的工资设立班级基金,奖励孩子,让藏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好书陪伴学生终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从书本开始的。”冰冰老师抓住一切机会,潜心于对学生的濡染熏陶,努力创设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书香文化氛围,让学生与书为伴,与知识为友,拥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童年。她相信儿童在阅读中不仅能开阔视野,同时心胸也会敞亮。

  这些都是我从田老师身上看到的教育情怀,都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当然最

  重要的是在优秀的班主任身上学到教育的智慧,也鼓励自己不断的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积极探索,创生出自己的智慧。

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2

  班主任要有成果意识

——听田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田老师在讲座中说:“善于积累,今天貌似垃圾的材料,都是明天可能闪耀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写作,是很多老师老大难的问题,田老师也分享了许多妙招。让我们修炼成一个优秀的写手,修炼成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来边走边记录自己的美丽的教育历程吧。

(一)写点儿成长足迹

  很多老师都在记录班上孩子们的成长,就每天坚持单纯的记下一些和孩子们发生的事情,留住学校生活的快乐,和年轻的家长朋友们分享,留存一份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难得的文字写真。自己写,也可以让孩子们跟着写,分享交流,会发现孩子们慢慢爱上写作,慢慢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二)写点儿教育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先有生活,后有写作;先有经验,后有写作;先有情感,后有写作。”在记录成长故事的同时,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也是老师写作的主要方向。

  很多教育事件,如果不能写清楚,只能说明自己没有想清楚。作为德育工作者,很多突发事件的处理,可能凭着自己的经验,靠直觉做事情。有时班主任常常会有自我感觉高妙的做法,事情处理完了之后,还暗暗自鸣得意。那就及时记录下来,留存住自己的精彩一幕,和别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还要记得自我追问,我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怎样才是更科学的办法?拿出来自己的真实故事,通过不同渠道,听听行内外朋友各抒己见。记录的过程,研磨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炼德育内功的过程。

(三)写点儿系统研究

  田老师说她回顾写作之路,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否则经验永远都是处于零散的、缺乏整理和提升的状态。我们学习他人经验介绍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人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自己也使用过,甚至还一直在沿用呢,就因为没有转化成文字,缺乏

  总结和提升,就只得为他人喝彩叫好。解决的办法就是及时地记录,将自己的行动,转变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成一种学习资源。

  在记录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与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是否符合新时期的教育规律。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而我们一旦准备将某个案例、某个问题、某件事情通过文字来表达时,就会对这一具体问题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揭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深化问题研究的目的。

  写作的过程同样是理清方法与思路的过程。记录是深化教育内在本质、探索教育内在规律的过程。记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的重要技术支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专业习惯。既然拥有了它,今生就不准备再放开这支服务于教育的笔。

  除了写些什么,为自己留些成果。田老师还说,班主任的日常管理点子和班会活动策划,这些都是无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要及时记录,好好整理。

听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3

  当班主任工作碰上网络

——听田冰冰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田老师的讲座,最大的感觉就是思维很新,很有创意。一些育人的点子,一些教育的细节,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智慧······都看出田老师的创新思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田老师对网络平台的运用,非常精巧,值得我学习。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现在的学生也时常接触网络,有时候网络会让我们头疼,不知道怎么去好好利用,而且学生喜欢这些新的东西。田老师“投其所好”,巧妙的进行运用,有非凡的收获。

  田老师说:“今天多数学生已经在网上冲浪,网络文化正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面对网络这一柄双刃剑,教师不必回避,而应该充分扬长避短,占领这一阵地,用正确舆论、方式、途径引导学生、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也要有底气,成为网络教育的领航人。”

  寒假里,田老师想到利用博客来做些班级经营的尝试,希望可以通过沟通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假期里师生互不见面,教育断线的传统状态,让假期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也拉近了师生、家校的距离。

  创建了名为“国学书香扑面来”的博客,为博客写的公告是:“过传统佳节,颂经典美文。我们在这里绿色上网,快乐交流,同读国学经典,共悟做人道理。”让回到老家的同学们和班主任展开了“假日约会”。

  除了比赛背诗词,她还在博客里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浅显易懂的语文知识,甚至把下学期要上的语文电子课本也发到网上来,让孩子们先睹为快。他们都乐于把寒假里发生的事写上博客,用稚嫩的语言告诉老师:“今天我和哥哥一起帮家人装橘子,我累得满头大汗,可是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能用劳动换来果实。”虽然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太多的词句来表达,但短小的留言已让我兴奋不已。

  通过博客,仅仅实现远程交流,活动组织,这是远远不够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的主旋律,也是网络德育的“必修课”。母亲节的时候,田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博客秀妈妈的活动,孩子们纷纷在班级博客上写妈妈故事,祝福妈妈。“母亲节到了,我祝妈妈早日减肥成功!”“妈妈,我前几

  天把你气哭了。母亲节来了,我向你道歉,祝你节日快乐!”七八岁的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讲妈妈的故事,诉一腔母子情怀,真情流露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母亲们。一位母亲在博客上留言说:“今天在博客上看到了儿子给我的母亲节祝福真的是好感动!这是我第一次过母亲节。相比其它节日,母亲节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然而今天我的儿子却给了我惊喜与感动,这篇博文是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样利用网络的的交流互动,连线了家校,连线了师生、母子的心灵沟通,促进了人际融合。

  还可以通过网络召开互动家长会。与面对面的家长会内容一样,老师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讲话稿,介绍孩子们开学以来的生活及与家长沟通情况,最后老师在线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同步更新的内容还有,老师一周以来的教学随笔、优秀作文赏析、小干部管理班级情况,以及孩子们随时反映出来的问题,并解答家长们提出的疑问。这样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家长们更易于保存,也更加直观方便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况。

  当然田老师也对这样的网络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全员参与,要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多向互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思维推进,通过精心的策划,实现深层次的思想推进。

  教育信息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随着数字化平台的普及,用网络这个平台打造班级经营特色,让沟通变成一种点对面的辐射状,还要积极挖掘网络的育人功能和途径,让网络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