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余文森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时间:2022-07-08 11:20:5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余文森的《有效教学》读后感,欢迎参阅。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余文森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1

  读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十讲》后有感

  余文森教授是国内课程与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在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整本书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十个话题。在这十个话题中,余教授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成为我的精神食粮。但在这些观点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

1.关于三维目标关系的阐述。在这部分内容中,余教授引用了把三维目标比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的比喻,指出了“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同时,指出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哪个维度是显性的、哪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观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很多新教师或者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刻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门别类的表达;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能清晰地辨别出他们的哪些教学是在完成三维目标中的哪种目标。他们把三维目标弄成了三种目标,目标达成不是渗透性,整体性的,也从不区分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三维目标被活生生地、机械地割裂开来。

2.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表达。余教授引用了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观点。江先生认为教与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论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

三、还是在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

  要经历一些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百分之百依赖老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第二个阶段是“基本依靠教师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第三个阶段是“相对独立阶段”,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如果老师过渡包办,就不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是阻碍学生发展了;第四个阶段是“基本独立阶段”,不要老师教,学生一般能读懂75%,此时如果老师还讲系统性、全面性,仍然事无巨细、全包全揽,教师就会感到“怎么教也教不完”,而且效果适得其反;第五个阶段是“完全独立阶段”。 然而,反观我们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就不加区分地从“极端控制”走向了“极端放纵”。

3.关于情境创设的误区的表述。情境教学是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教学也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但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观察中,却常常发现很多教师的情境创设虽然煞费苦心,但却显得特别“矫情”,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有时就是一种生拉活扯的表演,就是一个噱头。在这里,余教授指出了情境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分别是“形式化情境”、“假问题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电灌的情境”等,对于余教授指出的误区,我认为是一针见血的,非常中肯的。

  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生动的表述。余教授是一位经常深入课堂的教学论专家,尽管他使用的语言很平易、很朴实(不像是我们很多教育学者显得那么“高深”、“渊博”,将一些本来很有血肉的教育现象或实践,抽象成连自己都理解困难的教育理论),但他所表达的道理却很真实、很实在,对一线教师也最有启发!这样的教育专家才是真正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了起

  来,使用普通老师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教育的真实。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2

  平易的表达 深刻的道理

——读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十讲》后有感

  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是一年以前的事了。今天想起来依然还饶有兴趣。

  余文森教授是国内课程与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在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尽管我是一名专门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研人员,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需求,但平常读书,我依然对艰深的理论书籍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是我拒绝深刻,而是里面的道理和一些晦涩的表达的确太费脑筋。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不一样,这是一本拿起来能够一口气读下去,但又能给人很多启发,带来一些真实促动的书籍。

  整本书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十个话题。在这十个话题中,余教授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成为我的精神食粮。但在这些观点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

1.关于三维目标关系的阐述。在这部分内容中,余教授引用了把三维目标比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的比喻,指出了“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同时,指出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哪个维度是显性的、哪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观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很多新教师或者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刻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将“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门别类的表达;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能清晰地辨别出他们的哪些教学是在完成三维目标中的哪种目标。他们把三维目标弄成了三种目标,目标达成不是渗透性,整体性的,也从不区分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三维目标被活生生地、机械地割裂开来。

2.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表达。余教授引用了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观点。江先生认为教与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论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

三、还是在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百分之百依赖老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第二个阶段是“基本依靠教师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第三个阶段是“相对独立阶段”,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如果老师过渡包办,就不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是阻碍学生发展了;第四个阶段是“基本独立阶段”,不要老师教,学生一般能读懂75%,此时如果老师还讲系统性、全面性,仍然事无巨细、全包全揽,教师就会感到“怎么教也教不完”,而且效果适得其反;第五个阶段是“完全独立阶段”。 然而,反观我们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就不加区分地从“极端控制”走向了“极端放纵”。小学一年级与高中三年级的课堂基本上没有了差异,甚至还正好颠倒。一年级的课堂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高三的课堂老师仍然生怕学生没学懂,把学生当成毫无理解能力的白痴(虽主观上出于好意,但实际上就是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哪怕是一个细小的、浅显的知识点都要反复讲解。

3.关于情境创设的误区的表述。情境教学是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教学也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但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观察中,却常常发现很多教师的情境创设虽然煞费苦心,但却显得特别“矫情”,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有时就是一种生拉活扯的表演,就是一个噱头。在这里,余教授指出了情境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分别是“形式化情境”、“假问题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电灌的情境”等,对于余教授指出的误区,我认为是一针见血的,非常中肯的。

  老实说,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生动的表述。余教授是一位经常深入课堂的教学论专家,尽管他使用的语言很平易、很朴实(不像是我们很多教育学者显得那么“高深”、“渊博”,将一些本来很有血肉的教育现象或实践,抽象成连自己都理解困难的教育理论),但他所表达的道理却很真实、很实在,对一线教师也最有启发!这样的教育专家才是真正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了起来,使用普通老师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教育的真实。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张光伟 2011年6月

  余文森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共16篇)

  从教学走向教育心得体会

  怎样优化教学过程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学习体会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得体会共3

  听完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典型个案》,收益很大。其中“洋思模式”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一亮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从中立或客观的角度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是一个准确的事实判断, 有着过于主观、绝对和不切实际的色彩。不过,教育工作并非仅仅是关乎事实判断的,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需要有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付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充分表达这种精神和情感属性,它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责任心,有助于树立教师坚持教好每一个孩子、永不言弃的精神理念。

  在洋思中学,老师会“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在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中,令人感触最深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充满了教育关怀的学生观。他们从不挑剔、不选择学生,而是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的老师。”洋思中学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差生身上,讲课的起点、课堂提问和课后辅导的重点都是差生。在洋思中学,处处都“执着地洋溢着一种教育的博爱精神、对学生的赏识与信任精神,这即是‘爱满天下'、‘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的精神。”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所表达的教育追求是任何一种负责任的教育所必需的,这也是教育的艺术魅力所在。

  课程中提到的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论述,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在我看来,听起来很是简单,但其实意味深长。“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动参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高度,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以智力开发为主,让学生掌握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学会怎样创造性地学习。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