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个人观后感4篇(再造雄狮观后感)

时间:2022-06-08 14:03: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雄狮》个人观后感4篇(再造雄狮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雄狮》个人观后感4篇(再造雄狮观后感)

《雄狮》个人观后感1

  电影《雄狮》由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戴夫?帕特尔、戛纳电影节影后鲁妮?玛拉、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两后一帝”超豪华卡司阵容出演,讲述了生于印度的萨罗因童年走失而被一对澳洲夫妇收养,25年后不远万里执着寻家的励志旅程。

  《纽约观察者》评价影片“真挚而感人的电影,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今日美国》为影片的故事点赞,称“这段旅程不枉此行”。影片的超高品质已获得业界各大颁奖礼的认可,不仅在第74届金球奖上斩获了4项重磅提名,还在第89届奥斯卡奖上大显身手,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六项“最佳”提名,全球总计更是已赢得68次奖项提名,31次获奖,可见这部情感励志大片击中人心的强大能量。

  不仅是影评人和媒体的认可,影片更是获得了无数普通观众的好评。

  目前,《雄狮》已在全球获得10亿的票房佳绩,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印度风”,超过3000万的海外观众对本片给予了超高的好评,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尤为明显。有观众评价此片“相较于《变形金刚》所带来的视效震撼,能够深入人心的情感才更具有穿透力”。相信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又将发起一波催泪攻势。

《雄狮》个人观后感2

  作为一部以“骨肉重逢”为戏剧情境的电影,《雄狮》在剧作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印度,截止到萨罗被养父母收养之前。

  此阶段的主题是“依赖”,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五岁男孩萨罗因为哥哥的疏忽而走失,路上遇到的一系列事件。这一阶段的导演风格以纪实为主,详细展现了印度本土的人文风貌,在此过程中小萨罗的演技可以说是直入人心,虚实变幻的叙事手法使得观众能够从多角度去理解小萨罗所处的困境,而其在这个阶段的成长和对家的依恋,也十足打动人心。第二阶段是从萨罗被养父母收养,一直到他成立家庭。此阶段贯彻的主题其实就是“陪伴”。

  《雄狮》影评收获美誉。正片中对此阶段的着墨不多,但也是用平和的镜头真实推进了节奏:五岁的男孩成长为二十岁的青年,有爱着自己的养父母,不错的工作,然后遇到妻子,组建家庭,这是一个正常人成长的正常轨迹。另外,影片中还为新的家庭设置了一个不受待见的哥哥形象,有观众说哥哥在影片中是个无用角色,完全可以删掉,其实不然。在现实视角之下,不受待见的哥哥这一角色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瑕疵。当一切步入正轨,生活每天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人的内心就会开始躁动,它开始让人正视自己血液中原始的那些东西,并将他们逐一唤醒。

  影片第三阶段中,导演对于虚实变幻的`叙事拿捏得可谓登峰造极,这一阶段的主题其实就是“回归”。成年之后的萨罗对于自我有一个强烈的认知,他强调自己从小就被领养,板球队支持澳大利亚而不是印度,他坚信自己就是一个澳大利亚人,直到有一次在同学家做客,他看到了小时候一直渴望的“糖耳朵”,这仿佛是一股电流穿透脑海——他决定要找到家,找到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找到曾经关心照顾他的母亲和哥哥。

《雄狮》个人观后感3

  小男孩萨罗生活在印度贫苦的家庭,和妈妈,哥哥和妹妹相依为命。生活虽然很贫困,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快乐和满满的幸福。妈妈在工地上靠搬石头养活全家。妹妹年纪非常幼小,五岁的萨罗十分懂事,勤劳善良,和十多岁的哥哥,捡一些破烂和垃圾,贴补家用。哥哥带着萨罗来到火车站,哥哥要去捡东西,但是年幼的沙罗抵挡不住睡眠的侵袭,实在太困,在哥哥的肩膀上睡着了,没有办法,哥哥就把他放在火车站月台的靠椅上。离开之前,哥哥反复叮嘱萨罗,哪里都不要去,就在靠椅上等待哥哥回来。哥哥其实没有想到,把一个年幼的孩子放在一个地方,让他待着不动,可能性不是很大。五岁的孩子少不更事,怎么可能固定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呢?

  一觉之后,萨罗发觉已是深夜,月台上空无一人,他放眼哥哥不见踪影,对面的水塔看上去阴森恐怖,无穷无尽的铁道延伸到黑暗中。不仅片中的萨罗害怕,在电视前的我,都颤颤发抖!萨罗非常害怕,他要找哥哥。但后来他来到了一辆列车上,还是没有找到哥哥,无肯奈何之下,他疲倦了,就在列车上睡着。列车出发了,不知开往哪!萨罗使劲用手开门,甚踹踢列车的车厢门,他出不去。路上,途经一些地方,他隔着列车窗户铁栅栏,向外面喊救命,可是外面的人茫然无助。火车最后驶向印度的加尔格答。

  到火车站,列车员打开车门,萨罗溜了出来,他来到了大城市。在火车站里,他试图告诉工作人员,想回到他的故乡,可是语言不通,工作人员没办法和他交流。就这样他开始了流浪生活,成为了一名流浪儿童。口渴了,找一个自来水龙头喝喝;肚子饿了,路边上随便找些垃圾翻拣着吃掉。诺大的加尔格答,人潮汹涌,拥挤不堪,五岁的沙罗就像一条小船漂流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孤独无助地一个人到处流浪。

  曾经有一个好心女人收留了他,让他吃到了可口的饭菜,喝到了冰凉的饮料,他似乎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但是第二天,那个女人喊了一个男人来,男人非常友好,仔细捏捏萨罗的腿和脚,说很健康,正是他们想要的人。这句话的含义,似乎要把萨罗领走。萨罗不想被陌生人带走,内心充满了恐慌。他感觉不妙,趁那个女人在化妆的时候,见机逃开,那个女人焦急地追赶他,可是无可奈何。沙罗动作十分敏捷,又奔跑在铁路边,跑啊跑,一直不停地向前方奔跑。就这样,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在一家餐厅外,他模仿一个有钱人吃饭,引起那个男人的注意,后来男人把他领到警察局。警察后来把他的信息登报,进行寻人启事,没有任何回复。在这种情况下他被送到了孤儿院,后来阴错阳差,他被澳大利亚一个白人家庭收养。就这样,他坐飞机来到异国他乡,进入了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家,成为了这个人家的孩子。

  二十多年过去了,长大后的萨罗在一个酒店管理项目中遇到了女友露西,开始了成年的生活。忽然,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原本被他遗忘的童年回忆再次闯入了他的脑海。已经拥有了新的`名字、新的家庭和新的人生的他,面对身边人的不解,通过现代科技,寻找最开始的家园。

  事后他才知道他的名字不叫萨罗,而是叫萨鲁,在当地语言中,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雄狮。影片起名雄狮,也正是这个含义。看到这里,我才知道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雄狮,原来萨罗就是雄师。

  该部影片反映了印度的社会状况,每年印度都有8万儿童走失,通过电影的演绎,呼吁社会引起重视,关注走失儿童。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下。但是当看到那些孩子们的时候,才知道有很多孩子们需要我们的关注,需要我们的保护!可是,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把一些衣服、书籍捐给福利院、山区里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不再觉得孤单,不再觉得无助!我们现在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可以多帮助他们!

《雄狮》个人观后感4

  从《雄狮》影评中可以看出,相比较于传统的类型电影,《雄狮》的风格更加偏向于纪实,这也就导致了它的情绪流淌是缓慢而真实的,诸多好莱坞巨星的动情演绎也使得这种真实更容易的让观众产生共鸣: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回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于母体,长于世界,最终又回归于爱,这一轮回勾画出来的圆就是人生。《雄狮》影评表现不错。《雄狮》讲述了一个人内心成长的故事,而起源于爱的又终将回归于爱,所以才会让观众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感受到温暖。《雄狮》影评中有人提到,在影片最后导演提到,尽管萨罗失踪了25年,但是他的母亲卡姆拉,从未放弃相信他会回来,所以从未搬过家,再回归到正片中妮可·基德曼的那一段动情讲述,这一系列人性的自我表达,都使得这部片子在最细微之处温暖人心、感动观众。

  眼下这部优秀的剧情片正在全国公映,如果你想一睹真容,不妨去影院观赏。相信这部电影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