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拉拉勾》反思【汇编4篇】

时间:2023-10-31 11:53:46 综合范文
  • 相关推荐

音乐活动《拉拉勾》反思 篇1

  我们中一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音乐活动,尤其是表演、配合简单的律动和舞蹈动作,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例子的歌曲,它表现同伴之间生气,和好的不同感觉,感受有朋友的快乐。这个活动主要目标有: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初步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流程设计以欣赏——理解——学唱——表演等教学环节。在歌曲《拉拉勾》教学活动中,通过欣赏歌曲以及故事讲述,启发小朋友大胆猜测、回答:“两个小朋友生气了,你们猜猜,他们俩为什么会生气了?”张美红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吵架了”;罗宗琴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在抢玩具等等。”孩子们兴奋地边说边做着各种不一样的表情,看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动脑筋,看到孩子们学习那么主动那么有热情。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分析。如:生气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会是什么表情?就在这时,张晨鑫小朋友说:“老师我来表演。”张晨鑫小朋友来表演得非常好。

  尤其是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拍手到乐器、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让幼儿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想:“小朋友们这么感兴趣,我是不是可以启发孩子们用更多的表情来创编呢?”并把孩子们的这些创编动作排成歌表演,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一个高潮。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乐感,也有利于其形成积极的个性及社会性。

音乐活动《拉拉勾》反思 篇2

  暑假里学习了许卓娅教授的《歌唱教学的模式指导》,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怎样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和如何利用其他不同领域的活动来支持幼儿的歌唱学习。还知道了声音技能教学方面的一些知识,这些系统、细致、有效的知识经验,值得我在歌唱教学中借鉴和参考的。

  今天的歌唱活动《拉拉勾》,融入了幼儿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同伴之间生气、和好的事件,这首歌对于幼儿的学习还是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曲子长,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饰音,在演唱上较难以表现,且根据教学要求,还要求幼儿结合动作表演,所以一课时的时间要达到这些目标其实有点困难的,还有待于继续巩固加强学习。

  还有,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要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孩子才会喜欢,才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应该注意一些小小的细节:

  1.尊重幼儿,倾听幼儿的歌声,分享他们的快乐。也许幼儿的歌声不太优美,又唱又跳乱七八糟,这正是他们艺术创造的萌芽,需要我们去引导,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欣赏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

  2.让幼儿知道歌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八种: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让幼儿逐一熟悉各种形式的名称、体验各种歌唱方法。

  3.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方法,让孩子快乐地歌唱。让幼儿的嘴巴、身体及思维都动起来以保证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幼儿的身体动起来,可以请幼儿为歌曲编创动作,或在游戏中歌唱,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音乐活动《拉拉勾》反思 篇3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而且经常会在孩子之间发生类似例子的歌曲,它表现了孩子之间争吵生气、和好快乐的两种不同感觉,能让孩子感受到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有: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初步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流程设计以“欣赏——理解——学唱——表演”等教学环节。

  在歌曲《拉拉勾》教学活动中,我以图片“同伴争吵生气”导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两个小朋友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大胆猜测、回答:“两个小朋友怎么啦?”“你们猜猜,他们俩为什么会生气了?”周周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打架了”;婧婧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玩游戏的时候抢东西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表演着生气的模样。于是我紧抓孩子们的学习热点,抛出问题跟他们一起讨论想象。“当你们生气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是什么表情呢?”“老师,我会哭的。”我们可爱的铭铭小朋友还捂着脸假哭了起来,他的调皮引来了全班孩子们的哈哈大笑。

  歌曲的欣赏加上图片的引导,马上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了第一段歌词,同时也为第二段歌词的熟悉与理解设下了较好的铺垫。当我组织孩子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两人和好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多可爱幼稚的方法。如:我会对他微笑的点点头,抱抱他;我也可以向他说对不起,这样他就不会生气了;我把心爱的玩具让他玩;我画一幅画送给他,他就笑了等等。无疑,这个音乐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唱歌的技能技巧,更让他们懂得了维持团结友爱的可贵!

  虽然,这次音乐活动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也明显发现了活动中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和教学组织环节的不足点:

  1、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种修饰音的唱法,对于孩子们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倚音的演唱。由于倚音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思考到更好、更生动的教学方法。因此,幼儿在演唱时常常出现主音和倚音喧宾夺主的情况,颠倒修饰效果。在这个难点的突破上,老师的引导还需要加强,不断地指导孩子们试唱和练唱。

  2、当教学环节中组织幼儿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时,孩子们的原有经验还是不够,他们都多于模仿老师的动作,富于创编的孩子个数寥寥无几。同时当孩子们在进行歌表演活动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往往乐衷于表演,而忽视于歌唱,甚至于有的孩子出现了只表演不歌唱的现象。

  音乐活动能提高幼儿的乐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能,丰富幼儿的表演空间,但是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活动中轻松、无压力的掌握歌唱技能,如何能有效的让孩子们歌唱、表演两不误,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尝试。

音乐活动《拉拉勾》反思 篇4

  《拉拉勾》是一首内容简单易懂的歌曲,小朋友们能够按照歌词生气、拉勾、又是好朋友这一情节记忆歌词的同时教导小朋友在和自己的同伴发生矛盾时可以用拉勾的方式解决矛盾。

  《拉拉勾》的旋律清晰,但是休止符很多,小朋友们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教授歌曲中,我先让幼儿通过动作、情境记忆歌词,然后在记忆歌词的基础上,随着钢琴有节奏的念诵歌词,如此来让幼儿掌握歌词节奏、休止符。

  音乐活动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大班幼儿对音乐的情感认知较中班幼儿应该更加的丰富、透彻。因此,我在音乐活动中比较注重利用有效的提问来激发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例如:“假如你真的生气了,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在唱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你和好朋友和好了,这时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唱歌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幼儿在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通过歌唱、动作和表情的变化,较好地把握了本次活动的音乐意境。

  为了让孩子们很好的表现这首歌曲,在最后的表演歌唱环节,我不再要求孩子们坐在椅子上或者站在椅子旁边唱歌,而是让幼儿自由结伴来表演歌曲,孩子们十分兴奋,表演欲也很强,使得活动达到了高潮,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整个活动动静结合,让幼儿在共同思考、合作表演歌曲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