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3篇(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04 00:59:49 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当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时候,我们必须做好心得工作计划,这样才能让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那么工作计划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3篇(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3篇(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1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大?中

  小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措施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

  见下页

  周次

  时间

  教??学???内

  容

  课

  时

  9月1日—9月1日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9月4日—9月8日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9月11日—9月15日

  第二章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9月18日—9月22日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9月

  25日—9月29日

  第三章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0月9日—10月13日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10月16日—10月20日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0月23日—10月27日

  第四章

  第1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0月

  30日—11月3日

  第2节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11月6日—11月10日

  第五章

  第1节

  光合作用

  11月13日—11月17日

  第2节

  呼吸作用

  11月20日—11月24日

  第3节

  吸收作用

  11月

  27日—12月

  1日

  第4节

  蒸腾作用

  第5节

  运输作用

  12月4日—12月8日

  第六章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2月11日—12月15日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成第3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12月18日—12月22日

  第七章

  第1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月25日—12月

  29日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1月

  1日—1月5日

  复习

  1月8日—1月12日

  复习

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2

  七年级生物教研计划

  纪英春

  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研目标

  以“育人”为主题,构建有效育人机制,改变孤军奋战模式,形成育人合力,形成生物科组育人文化;以“道德”建设为主线,以真实高效为主攻方向,提升教研品质,构建有效教研模式,创建教研新文化;以课堂研究为核心,构建有效教学范式,提高教学均衡发展水平,构建和谐、民主、互助、科学的课堂文化;以教育评价为突破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新政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作用,创建多元评价文化;以学生学力培养为中心,切实深化落实课程方案,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系列培养文化。

  三、教研重点及措施

  本生物教研工作的重点有三个:一是生物科教研模式和效益,二是生物学科教学与育人机制的建立和效益,三是生物学科教学模式与课型研究和效益。三者的核心是效益,而效益的重心是:厚德载物,寓教于乐,寓教于道,教学合一。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实施以做人教育为主的“四位一体同步主题育人机制”,班级、学科、家庭三位一体,同步实施同一个主题的教育内容,形成育人共同体,特别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同步配合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了解学科教育元素和因素,学科教师要了解班级教育主题,搞好两者的渗透与结合,共同建立育人目标体系和主题,并且形成研究系列,真正实现育人的合情、合理、合法、合力、活力和张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较好地处理“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继续开展好“初中生心智技能开发与测量”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深入 “有效教学双20条”研究与试验,开展教学要术“三分两定”达标与成果展示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课堂教学中找出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注重问题情景和问题设计,让问题从学生中来,解决问题又要到学生中去,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继续并深入研究小组学习中讨论、交流、做答、自学、互助、小组分工、预习、复习等的方式、方法和时机,形成基本套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四、日程安排

  三月份

  1、举行七年级生物教研会议

  2、制定下发生物科教学进度

  3、制定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四月份

  1、针对上月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集体调研

  2、开展听推门课、常态课活动

  3、组织一次生物实验课

  4、组织一次自主检测 五月份

  1、举行集体备课现场会

  2、招生生物优生培养讨论会议

  3、学校自主期中命题、考试

  4、七年级高效课堂教学开始全面实施 六月份

  1、七年级组织一次自主检测

  2、制定七年级生物复习计划。

  3、组织七年级期末考试。

  4、七年级生物期末工作总结、资料归档。

七年级生物教研活动计划3

  七年级生物计划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三,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四,具体措施:

  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来(4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1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1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2课时)第四节 计划生育(1课时)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课时)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课时)

  人体的呼吸(4课时)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1课时)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2课时)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2课时)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课时)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1课时)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3课时)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课时)第四节 激素调节(2课时)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