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1 03:08: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结。

  板书: 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楚: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现山上还有5个小朋友,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二、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认识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你来说。4+1=5,2+2=4

  谁来说说4+1=5中的4和1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来。

  真好。这里的4表示左边的4只小鸟,1表示右边的1只小鸟。5表示一共有5只小鸟。

  2+2=4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看这幅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认识了加号,知道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自主练习。

  第1题,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填一填,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请你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怎么填写的?

  3+1=4,2+3=5

  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同学们真棒,全部正确。

  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谁能全部做正确呢。

  做得这么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你是怎样找到数学信息的?提出了哪些问题?你又是怎样操作的?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

  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

  2.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3.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

  教学难点: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左与右

  a.师: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事?(吃饭,刷牙,写字)

  b.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念:右手右手。(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c.师: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

  d.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左“工”,右“口”)

  e.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摸左耳,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伸右手。

  师: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的方向不一样)师: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转过来)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

  二、深化认识

  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

  问: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

  师:身上的左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身边的左与右你们知道吗? 下面啊,小朋友就来介绍下你左右边的小朋友。

  用:我的左边是 ,我右边是 ---

  师: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好,现在就和你的同桌说说看!

  三、练习

(一)判断

  1.我看到羽毛球的左边是篮球 ---( )

  2.教室的门在我们的左边 -( )

  3.我们敬礼用右手 --( )

(二)在街上(PPT)

  先指导两个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再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小丁丁左右看到什么。

(三)摆一摆,谁最快

  按题目要求摆放,看谁最快。

(四)画一画

  a.在笑脸的左边画3个三角星,在笑脸的下面画2个爱心; 在爱心的右边画1个长方形,在爱心的上面画2个菱形; 在菱形的左边画4个五角星。

(五)找一找

  1.从右起,第4个是香蕉。第2个是梨

  2.从左起,第1个是草莓,第6个是菠萝

  3.香蕉的左边苹果。右边是桃子

  师:你能把这些水果都找出来吗?

  四、联系实际

  a.上下楼梯

  1.师:是上楼梯的小朋友走得对还是下楼梯的小朋友走的对?(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2.师: 如果上楼梯不靠右走,会怎么样呢?(会和对面的小朋友相撞,不仅是上下楼梯,平时走路,都要这样靠右行。)

  b.在街上

  师:刚才我们在街上看见小丁丁和小巧。那我们再来看下胖和小丁丁。

  师:我们先看下四位小朋友站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丁丁和我们同向,小胖和我们反向)

  那你知道小汽车

  五、总结评价

  今天大家学习了什么?(左与右)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学内容

  猜数游戏

  教材第94 ,9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有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 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三,重点: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能够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做猜数游戏,你们认为如何?

  教师进行板书;猜数游戏

(二) 教学实施

  1,教师和一名学生一起做游戏。

  教师:请你在心里面想好一个数,想好了吗?

  教师;请你把 你心里想好的数乘2,然后再加上20,告诉我和同学们等于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猜出他心里面所想的数。

  教师提问;怎么样,我猜对了吧!

  教师在请几名学生与老师共同进行游戏。

  2,教学解方程的方法。

  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猜出答案的呢?

  教师;你认为设哪个数为未知数呢?(设心里想的'数X)。

  教师;你可以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吗?

  学生;在投影下展现自己的写法。

  教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94页,观察方程的书写格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方与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有哪些不同?

  教师提问;现在你们该知道老师用的什么秘密武器了吧!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解方程。

  5x+23=156 16a-44=156 4x+14X20=986.4

  9x-3.2=6.7 3b+1.2=36 6.2+8.4=6.2

  教师请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运算顺序。

  2.解决实际问题。

(1) 光明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他的长是20米,宽比长少了3米。草坪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李村要修一条长324米的马路,计划16天修完,结果7天修了84米,剩下的要在6天之内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 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边长是54米,他的周长是多少米?他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四) 思维训练

  高尚今年12岁,他的妈今年36岁,多少年前妈妈的年龄是高尚的5倍?

(五)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对你有了哪些启发?

(我们进一步地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5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