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3篇(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时间:2023-12-24 11:07: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3篇(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简短),以供参考。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3篇(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简短)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1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

  (3)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2

  教师在教学时做了如下一些努力:

  (1)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表达,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今天在教学前,教师让学生学说话,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因为今天教学的倍数和因数是讲述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于是教师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课中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改动呈现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方式。书上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然后自己用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由这些乘法算式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数关系的存在,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为下面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出示了一个除法的`算式,让学生来找找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样不仅沟通了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也让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的接受。当学生认识了倍数之后,教师进行了设问:8是4的倍数,那反过来4和8是什么关系呢?尽管学生无法回答,但却给了他思考和接受“因数”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8是4的倍数,反过来4就是8的因数,接下来2和8的关系,学生也迎刃而解了。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3

  本单元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基本思维能力。

  1.加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

  (1)注意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质数、合数与因数的关系

  (3)2的倍数与偶数、奇数的关系

  (4)与大数的读写相关联

  如: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是最小的质数,千位是最小的合数,

  最低位是最大的`一位合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偶数。

  这个数作( ),读作( )。

  (5)2、3、5的倍数与乘法口诀紧密联系。

  2.要用“活”教材

  (1)教学中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教学实践证明,从单数与双数入手探究奇数与偶数;从乘法口诀入手,探究2的倍数,探究5的倍数,探究3的倍数,比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单元知识特点的抽象性)

  要用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

  (1)偶数、奇数

  (2)5的倍数:5、10、15、20、25、30——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2、4、6、8、10、12、14、16、18、20……

  3的倍数:

  (3)质数、合数: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进行归纳推理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列举法:

  如:18因数6的倍数:

  又如:P16一个数既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4.教给学生养成“有序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5.注意知识的联系,与用字母表示数的结合。如:

  数A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数B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

  6.注意概念的判断

  (1)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所有奇数都是质数()

  (4)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7.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

  31□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75□0是3的倍数,这个有( )种情况,它们是( )

  2□6□是25的倍数,也有因数3,这个有( )种情况,它们是( )

  8.在学习方法上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探究,课中探究,从探究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如质数与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