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优选3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4-02-13 21:41:0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优选3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以供参阅。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3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2、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知道瓢虫有益虫和害虫的区别。

  环境与材料:

  《寻找七星瓢虫》课件、自制瓢虫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七星瓢虫师:哎呀,大树妈妈怎么了哭了呀?

  幼:她身上有好多小虫子……师:大树妈妈身上的小虫子咬的她好疼呀,我们快点请小瓢虫来给大树妈妈治病吧!

  幼:好的师:不过呀,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治病高手(益虫),只有身上有7个点点的七星瓢虫才是益虫哦。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七星瓢虫吗?

  幼:身上的点点数不同。

  二、寻找七星瓢虫师:请你们找一找,哪个才是七星瓢虫呢?你是怎么知道?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出示PPT图片)PPT上出示三只瓢虫,第一只五星瓢虫,第二只六星瓢虫,第三只七星瓢虫。

  幼:XXX师: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吗?

  幼:一个一个数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幼:用眼睛看……师:你用眼睛看,放在心里数。你用了默数的方法,你的本领真大……幼……师:你们用到了许多不同的数数方法,而且都正确找到了七星瓢虫。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也想来数一数,看看,我用的方法跟你们一样吗?

  (老师看着屏幕,边指边说: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这边的4个点点,把4记在心里,接着数剩下的点点,5、6、7,总共有7个点点,我找到了七星瓢虫)师:我用的方法叫目测数群,又快又简单,你们愿意试试用我的方法再找找七星瓢虫吗?

  (再出示一张PPT,共3只瓢虫,中间一只为七星瓢虫,请幼儿尝试)三、游戏: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七星瓢虫师:哎呀,大树妈妈实在疼的难受,让我们快点帮她寻找一些七星瓢虫,请小朋友们用接力赛的方式找出七星瓢虫,每个人找一只七星瓢虫,找到后放到大树妈妈身上,回去后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下一位小朋友再上来找,比比哪队找得最快最准确。别忘了,只有七星瓢虫才是益虫才能治病,别的可都是害虫哦。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够运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

  2、观察幼儿是否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师:我们两组用了非常快的速度找出了七星瓢虫,都对了吗?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把大树妈妈的病治好了(出示一张大树妈妈在笑的图片)师:大树妈妈笑了,她非常感谢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帮助她治病,现在,快让我们把数数的新方法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2

  【设计意图】

夏天到来了,天气越来越热,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如果天气热,我们会酌情的缩短在户外的时间,天气的炎热,有的孩子会出汗并且会心情烦躁,有的孩子在家中中午不听家人的劝告往外跑。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到夏天的天气和感受到太阳的火辣,懂得几种防晒的方法,使孩子们愉快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太阳的火辣,尝试仿编儿歌。

  2、初步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一个做成太阳状的刷子道具。

  2、《夏天防晒好方法》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红红的脸蛋挂天上,又大又圆照四方,它让万物来生长,丰收需要它帮忙。

  2、感受夏天太阳的火辣。

  (1)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夏天来到了)如果你站在外边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很热)你还发现太阳照在什么地方?(照在买菜的人身上、照在汽车上、照在盖房子的人身上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3、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感知太阳的热量。

  (1)出示太阳刷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像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刷到了那些人?

  (2)教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朗诵儿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诗歌中夏天的太阳究竟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3)教师演示教具,幼儿根据诗歌做动作(比如:游泳、爬上、骑车等)

  (4)一名幼儿演示教具,其他幼儿边做各种动作边说诗歌。

  4、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进行仿编诗歌。

  提问:夏天的太阳还会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教师整理后)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拿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

  刷刷盖房的人,刷刷买菜的人,刷刷种地的人,刷刷割麦子的人。

  5、室外体验太阳的炎热。

  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空地上,和幼儿在太阳底下站立一会儿。(在阳光下活动应控制时间,不能太久。)教师将儿歌中的角色变成幼儿的名字或幼儿身体的某一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头顶,刷的头顶火辣辣等。

  6、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刚才你在外面感觉怎么样?(晒得火辣辣的)如果站的时间长了会怎么样?(晒坏皮肤)

  (2)夏天应该怎样防晒、保护皮肤。

  启发幼儿说一说:夏天天气很热,太阳火辣辣的,怎样才能防晒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防晒都有什么好方法?

  教师小结:躲在树荫下、中午太热的时候最好不要出去、戴帽子、口罩、打遮阳伞、擦防晒霜等。

  结束部分:请幼儿回家把诗歌说给妈妈听。

  【活动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们一起扭动着身体非常喜欢做这一动作,仿编诗歌时孩子们说的很丰富,不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优选3

  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 激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好奇心。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初步的感知滚动现象.

  课前准备:

  1、 塑料球、冲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塑料玩具若干(每人一份);记录纸每人一张(上画有没轮子的汽车);集体记录纸两张

  2、 情景表演的幼儿一名(大班);没有轮子的汽车一辆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1、 情景表演,引出问题

  C(大班):呜呜呜......,我的汽车......

  T:小朋友,你怎么了?

  C:(大班)我的汽车的轮子不见了,汽车不能玩了,小朋友,你们帮帮我,什么东西可以象轮子那样滚动呢?

  T: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滚动吗?

  C:气球可以滚动!

  C: 铃鼓可以滚动,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

  C: 老师,地球也可以滚动的,还有口杯也可以滚动。

  C: 奶瓶也能滚动,还有喇叭…………

  2、 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C(大班):老师老师,你看,我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它们能不能滚动呢

  ?T:这个?我得试试才知道。小朋友,我们一起想想这些东西谁谁能滚动C: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的,三角形就不行。

  C: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好象也可以滚动的。

  C:圆形的就可以滚动。

  T:我们一样一样的来想,然后老师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好吗?如果认为圆形能滚动的小朋友就站到曾老师这边,认为不能滚动就站到马老师那边。(幼儿选择后)咱们来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几个人?马老师那边又有几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选择同上。

  2、 幼儿分组实验,验证想法T:每个小朋友说的都不一样,那咱们试试,看看到底谁能滚动,好吗? 幼儿实验,操作

  C:你看,圆形的可以滚动吧。

  C:正方形也可以啊!(这个小朋友在用手不停的翻动着正方形,他就认为这是正方形在滚动)

  C:老师,你看,我的三角形也能滚动(他用一只手指轻轻压住三角形的一角,然后用另一只手来弹三角形,三角形就能移动)

  3、 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T:你们刚才都试了,谁能滚动啊?那好,咱们把能滚动的形状画到汽车上,给它当轮子,好不好?

  4、 交流,讨论幼儿交流,再请每个孩子都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T:刚才你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也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实验,谁愿意来告诉老师?

  C:我发现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是这样的(他用两只手在胸前不停的上下前后交替画圈,象开火车那样)

  C:我看到圆形的东西能滚动,能做汽车轮子,让汽车动起来,爸爸就可以带我上幼儿园了。

  活动延伸

  -有趣的圆形

  让幼儿回家去寻找圆形的物体,并试试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呢? 课后随想在这次实验活动中,孩子的主动性很高,很乐意去探索。语言表达又有了进步。但是, 活动结束后,我自己觉得在这次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次活动用的是汽车贯穿整个活动,可是,好象对孩子的暗示行比较大,因为在孩子的生活经验里汽车的轮子就是圆形的;还有就是,可能滚动这个现象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活动中总是容易把滚动和移动的现象混为一谈,可是如果解释,我也感觉到不知道改怎样去向小班的孩子解释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