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模板

时间:2023-03-10 09:4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模板,供大家品鉴。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模板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1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根据《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别人有不同之处,而且在进入中班后,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十分的好奇,比如对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特别的感兴趣。本次活动我主要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感受身体部位的特点,并体验"藏起来"的神秘和"被找到"的快乐,愿意参加音乐游戏,并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曲风,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中身体部位"藏起来"的神秘和"被找到的快乐。

  2、尝试将"藏起来和出现"用动作表现,在音乐中动作与歌曲的匹配。

  3、愿意合作和交往,感受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藏起来》儿歌、碰铃、伴奏《藏起来》。

  活动重点:能边听音乐,边唱儿歌并能根据歌曲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

  活动难点: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说你找。

  (1)教师:"走走走,走成一个圈",教师带幼儿围成一个圈,请幼儿坐下来。

  (2)教师说身体的部位,幼儿找,教师:"来来来、找一找、耳朵"幼儿找到自己的耳朵,教师依次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眼睛、鼻子等身体的各个部位。

  2、游戏,我说你藏。

  (1)教师:"我把眼睛藏起来,谁都看不见,现在眼睛又出现,啦……"引导幼儿藏一藏自己的眼睛,(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

  (2)教师说儿歌再次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

  二、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做音乐游戏。

  1、请幼儿完整的听儿歌《藏起来》。

  教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儿歌《藏起来》,儿歌里先藏了什么,后藏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

  2、再次听儿歌,并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唱儿歌。

  3、找朋友,藏一藏。

  (1)藏给朋友看,引导幼儿边听儿歌,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给好朋友看一看。

  教师:"你们刚刚是藏给老师看,现在请小朋友藏给自己的好朋友看。"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找到一块空地,边唱儿歌边自己藏一藏给自己的好朋友看。

  (2)帮朋友藏一藏,引导幼儿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当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当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再帮朋友藏一藏。"(3)再次游戏。

  教师:"刚刚,小朋友在帮自己的好朋友藏的时候,有发现什么问题吗?请小朋友在找到空地的时候,听儿歌,边唱边帮小朋友藏一藏,并再听到碰铃的声音时,换一个好朋友,藏的时候注意安全"。(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游戏)。

  三、活动结束。

  1、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圈,教师总结。

  (1)教师:"走走走,走成一个圈。"引导幼儿跟在老师的后面围成一个圈。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能帮自己的好朋友藏一藏,并可以边唱儿歌,边做游戏,那我们除了可以藏儿歌里的身体部位,还可以藏那些身体部位呢?"先和幼儿商量还要藏的身体部位,并确定要藏的顺序。

  四、活动延伸。

  1、播放伴奏《藏起来》,请幼儿再确定要藏的内容和顺序后,边听音乐,边唱儿歌,将自己的要藏的部位一起藏一藏。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藏一藏的游戏,小朋友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并边唱儿歌,边藏一藏自己的身体部位,小朋友也可以帮爸爸或者妈妈藏一藏哦!"引导幼儿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唱儿歌,玩一玩藏一藏的音乐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2

  内容与要求:

  1、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2、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活动名称:树叶

  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2尝试使用音乐符号来替代他物并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红色和黄色的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秋天的秘密(关注: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深秋到了,你们在路边发现什么多了?

  2教师:树叶宝宝都飘落了下来,你们觉得树叶宝宝会飘到哪里去了呢?

  师总结:树叶宝宝飘到了这么多地方,他们感到非常的快乐。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叶和小红叶来做客,我们用歌声来欢迎他们好吗!

  2小红叶说我的颜色是红红的,我和mi宝宝是好朋友,小黄叶说我的颜色是黄黄的,我和sol宝宝是好朋友,请你仔细听一听钢琴妈妈和谁做好朋友?如果你听到的是mi宝宝请你站到小红叶那边去,如果你听到的是sol宝宝请你站到小黄叶那边去。

  师生合唱歌曲《秋天》,最后弹到mi或sol音上,幼儿站到相对应的树叶前。

  3请你找一个树叶宝宝做朋友,并向他们打个招呼。

  第一遍:我们再听听看这是是谁的朋友来了。歌曲《秋天》,mi,mi,mi,这是谁的朋友啊(小红叶),小红叶和mi宝宝是好朋友,那让我们手拉手围个圆圈圈,一起数数有几个好朋友。

  第二遍:幼儿手拿树叶边飘边唱歌曲,sol,sol,sol。

  教师总结:今天钢琴妈妈找来的小黄叶和小红叶是一样的。

  4教师:请你找一个跟自己不一样颜色的树叶宝宝,想想你要飘到哪里去?

  幼儿回答自己飘到了哪里。

  重复一遍

  三送树叶回家(关注: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

  教师:天已经很晚了,小黄叶和小红叶该回家了,你们准备用什么交通工具来送他们?

  教师:我们请两位司机来送他们吧。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活动准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4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乐,用不同的动作和演唱方式表现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2、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部分歌曲伴唱,体验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乐。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前期经验:初步学习歌曲《青蛙唱歌》。

  活动过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现。

  1、出示荷叶,引起兴趣。

  2、感受音乐强弱,听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二)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

  1、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2、通过榜样示范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三)熟悉歌曲,学习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现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复习歌曲,回忆歌曲。

  2、教师范唱、幼儿听辨感受并表现。

  3、师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衬词,尝试合声方法演绎歌曲。

  1、师示范演唱。

  2、幼儿尝试加入衬词演唱。

  3、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1、角色扮演,音乐游戏。

  2、结束整理。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5

  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3、能在歌唱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4、能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环境材料:手偶、录音带、录音机

  指导重点:

  1、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和符点音符。

  2、提醒幼儿在间奏处等待,并想象间奏处的情节,如模仿小老鼠偷食吃,小老鼠吃饱了在跳舞等。

  3、启发幼儿想象老鼠贼头贼脑的动作,动作应轻、慢、小,并模仿小老鼠惊慌失措的的神态。

  4、提醒幼儿玩游戏时要自找空间,不互相挤撞。

  一、律动入室

  二、学新儿歌《小老鼠和小花猫》

  过程:

  (一)、出示手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儿歌,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根据词意创造性地边念边做动作。

  (二)、学唱新歌:1、教师范唱歌曲。2、幼儿跟伴奏学唱新歌。

  (三)、幼儿边唱歌,边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三、游戏《小老鼠和小花猫》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孩子都是农牧民的孩子,家里都有动物孩子们也基本上听见过他们的叫声。《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要本土化,利用当地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更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我选择了这个中班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幼儿学会领唱和齐唱方法演唱歌曲。

  难点:教育幼儿创编新歌词。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能用汉语表达歌曲。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奖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

  小百科: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大家种有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