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音乐教案3篇 小班音乐教案简单

时间:2022-11-14 10:3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关小班音乐教案3篇 小班音乐教案简单,供大家赏析。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3篇 小班音乐教案简单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平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习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习.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习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接触还处于比较初浅的阶段,所以我从动物的外形特征、叫声等相对外在的特点入手,这样应该是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随着主题的推进再漫漫涉及到动物的本领、它们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等。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在本周上半周我班还组织了语言活动《好听的歌》,这样在内容上体现一种整合,在知识经验上则是作为了一种铺垫和顺延。

  活动目标:

  1.学习表演唱歌曲,根据角色的变换尝试替换歌词。

  2.喜欢唱歌,以愉悦的心情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小动物胸饰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播放课件,大公鸡叫声,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然后出示大公鸡图片。

  2.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学大公鸡的叫声。

  3.老师分别出示小羊、小狗和小猫的图片,并请小朋友一起学它们的叫声。

  二、小动物唱歌

  1. 师:哇,好漂亮的舞台哦,小动物们想要开演唱会,让我们来听听它们要表演的歌曲吧。老师完整播放歌曲。

  2.分角色演唱

  师:小动物们唱的真好听!我们也来学学它们的歌吧!

  分角色学唱歌曲,如:请男孩当公鸡和小狗,女孩当小羊和小猫(最后的合唱部分全体幼儿一起唱)。

  3.学唱两三遍,等孩子基本会唱自己角色的部分以后,再请男孩和女孩互换角色,继续学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会

  1.师:演唱会马上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表演唱歌曲,使幼儿情绪到达最高潮。

  老师:“今天,我们小朋友的演唱会真棒!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把这首好听的歌——《大家一起唱歌》唱给爸爸妈 妈,爷爷奶奶,好吗?”。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说说,探索出罐头会唱歌的秘密。

  2、 培养幼儿乐于探索,勇于表达的兴趣。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 ,探索出罐头宝宝能唱歌的秘密。

  难点:了解罐头宝宝发出声音的大小与投放的东西多少有关。

  活动准备:

  罐头(红、黄、绿三色)共17个;豆类(红豆、黄豆、绿豆)若干,剪好的即时贴帽子(红、黄、绿色),两只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认识颜色

  1 游戏导入

  认识颜色

  2、教师出示罐头宝宝:看,我带来了什么?

  师:我的罐头宝宝会唱歌,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罐头,真好玩,摇一下,唱一下,摇两下,唱两下,我的本领真正大。

  师:小罐头好玩吗?想不想和罐头宝宝一起玩呀?

  师:瞧!那儿还有许多罐头,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颜色的罐头宝宝?

  教师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说说自己拿了什么颜色的罐头宝宝。

  二、引导探索、尝试配对

  1、进行游戏,发现问题

  引导探索

  尝试配对

  教师提问:

  (1)、请你们摇摇手里的罐头宝宝,听听你们的罐头宝宝会唱歌吗?

  (2)、为什么不会唱歌?

  (3)、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让罐头宝宝唱起歌来?

  2、出示豆子,进行配对

  教师提问:

  (1)、我给罐头宝宝们准备了好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2)、你们谁能找出和你手里的罐头宝宝一样颜色的豆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区别声音大小

  师:听听你们的罐头宝宝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儿比较后回答。

  教师检验结果,并进行小结:在罐头宝宝里放的东西少,声音就响,东西多声音就闷。

  三、匹配帽子、感受快乐

  1、 师:罐头宝宝的小脑袋还露着,豆子很容易在罐头宝宝唱歌的时候从里面跳出来,该怎么办啊?

  幼儿集体想办法。

  探索玩法

  感受快乐

  2、出示各色形状的“帽子”: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今天老师给它们准备了许多小帽子,请你们找出和你的罐头宝宝一样颜色的帽子给它戴上,戴的.时候要响亮的对你的罐头宝宝说一句话:我给你戴上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帽子。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罐头宝宝一起唱歌。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