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5篇 红岩读后感作文大全

时间:2023-02-27 15:34: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5篇 红岩读后感作文大全,欢迎参阅。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5篇 红岩读后感作文大全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1

  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情感,不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红岩》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屈的斗争。《红岩》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我佩服江姐,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不论有多疼,都一声不吭。还有许云峰,他在书店能敏感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等等,都显出他是那样机智勇敢。我更佩服华子良,即使写他的笔墨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中,那疯疯癫癫的样子使每一个人都看不出破绽,不,应该说是一点破绽也没有!却没有想到他是共产党最重要的人。还有一个让我震惊的人物: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个十岁的孩子,虽然他的亲人都被敌人杀害,但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还加入了共产党,凭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共产党员,为革命做出了贡献。还有罗世文、杨虎城、陈刚、陈瑶、双枪老太婆等先烈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啊!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新中国!烈士们的每一首首诗,每一句句话都深深震撼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优秀接班人。我永远相信!在东方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将放射万丈光芒,普照全世界!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2

  最近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的书,在这本书中,我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宁死不屈,英勇无畏,甘愿把青春,把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党的先辈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决不放弃,与敌人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这本书就是——《红岩》。

  这本书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爆发出新一轮内战的故事。监狱中的“绝食事件”,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面对敌人不妥协,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成岗背负着巨大压力和危机,仍出色地完成了《挺进报》的刻印工作,我体会到他的对党的真诚,无私奉献。而渣滓洞中的元旦联合又使我被他们的乐观积极,对革命的坚信所感染。许云峰用流血的手指“抠”出的洞口,只为能够帮助同志们逃脱魔爪:龙光华为了让同志们喝上水,与特务们殊死搏斗;刘思扬短暂的“自由”的日子里,却一刻也没有放下对狱中同志的担忧与思念,一直在为他们想办法;陈静对假惺惺的政府的句句反击;齐晓轩、胡浩牺牲自己,保住他人性命……这一件又一件事例,不就是对革命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还是江姐。她刚出场时的温柔和蔼,平易近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江姐”,她就像一位知心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着那些革命小同志们,给他们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她遇事从不急躁,温和中又透着一股干练。后来,当我读到她亲眼看到死去丈夫的头颅,化悲痛为动力,下定决心为党付出一切时,又被她的坚强所深深震撼!再后来,江姐被捕入狱,敌人想用严刑逼她说出党的机密,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身上,又细又尖的竹签扎进手指中……鲜血大滴大滴地淌着,刺骨钻心般的疼痛,我已吓地浑身发抖。而她,昂着头,用冷冷的目光死盯着敌人,始终不肯吐出一个字。此时,江姐的形象在我心中突然高大起来,我仿佛看到一个经受万般苦难仍屹立不倒的巨人!她临死的时候,那大义凛然的举动,让我想起了文天祥的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江姐身上的革命品质使我深受感动。她是我的榜样!

  在一次又一次的伟大的共产党员们与国民党反对派的斗争中,一位又一位先烈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同志们的安全,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罪恶的枪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一点一滴的鲜血凝成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3

  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解放全国人民而积极奋斗着;他们在那黑暗的年代中反抗敌人;他们也敢在那悲惨的监狱中用生命与鲜血谱写凄美的乐章——他们就是伟大的共产党人。而对此描绘地最出色的、最有深度的、莫过于《红岩》这本书。

  1948年,国民党人在山城重庆对共产党人的迫害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江姐去重庆协助同志们办事,但这时组织里出现了叛徒,江姐、许云峰等人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他们却绝不屈服。最终在革命形势大好之际,敌人们狗急跳墙,十分残忍地将许云峰、江姐等人杀害。但敌人们仍未逃过历史的惩罚!当狱友们从狱中成功逃出时,这一刻,象征着罪恶的血手终于被人民缚住,山城重庆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黎明!

  在本书中,江姐是一位经常被提起的人,而她也显然是一位合格的、坚定的革命者。她的一句话曾经常在我脑海中盘旋:“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当时,凶残的敌人将竹签钉入她的十指,她却丝毫不惧,傲然宣告。这种精神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俗话说,十指连心,平时在指上裂一个小口都会十分难受,又何况整个钉进去呢?何况在那种环境下,阴森的环境,放光的刑具,心志不坚者恐怕一进去,都会被吓个好歹吧。由此,不仅能看出她的伟大,也能感到成为共产党员需要有多么强悍的意志。这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许云峰,狱中他多次在严峻关头挺身而出,具有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令我记忆犹新的一段慷慨陈词:“我确信,在黎明消失的将不是美丽的山城,而是那些见不得光的鬼魅!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听听,这番话需要的不仅是抗击的决心,更是一种信念坚定的高贵品格的体现!他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必胜的信念坚如磐石,任何事物都永远无法将之击碎!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他们如岩石般的斗志,故小说名为《红岩》。这部处处充斥着红色的小说,相信读完它,江姐狱中那面五星红旗会永远飘扬在你的心中!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4

《红岩》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这部小说叙述了1948年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激烈斗争。敌人为了得到口供,使用毒刑逼迫地下党员说出党的机密,可在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有视死如归的成岗,临危不惧的许云峰,面对种.种折磨仍然坚贞不屈的江姐……

  最令我难忘的是对许云峰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最令我敬佩的是意志坚强的江姐,她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敌人为了让她说出党的秘密,用竹签深深的钉进她的手指,那可是十指连心呀,可为了保守他们的秘密和越狱计划,她毫不动摇。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对于这些可歌可泣的共产党员,敌人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而他们的意志却像钢铁一样,无论怎么也丝毫不会动摇,反而使他们更有斗争精神。在渣滓洞的对抗中,敌人的计划一次次落空。

  书读完了,但江姐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荡:“竹签是竹子做的,但是我们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联想到自己身上,有时无法想象,动不动就偷懒,缺少拼搏精神,上个月在大连的全国机器人比赛上,我就是这样失败的!看了《红岩》,使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退,要去勇敢面对,做一个像江姐那意志坚强的人!《红岩》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将指引着我做一个正直、勇敢、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红岩读后感初二话题作文5

  偶然间,读了一本书,名字为《红岩》,顾名思义,书中的人物也如“红岩”二字一样,血气方刚,坚如磐石。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在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他们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揉进了钢铁般的意志,尽数挥洒在中华大地——这片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土地。

  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江姐。

  江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江竹筠。她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她竟能够忍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非人折磨!书中有一段写道江姐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时,我的泪水便再也忍不住,簌簌而落。有不忍,有不平,而更多的是惊叹,明明可以免受皮肉之苦,道出真相,而江姐却宁愿让竹签插进指尖,忍受那十指连心之苦,也不愿说出半分情报。看得我阵阵心惊胆寒,最后干脆把书丢在一旁,忍心不去看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是的,江姐的意志的确是钢铁做的,我的手指有时不小心破了,就会钻心的疼痛,比起江姐这些革命者,我们的意志力太薄弱了,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欠缺的。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小时姥姥唱的歌剧——《洪湖赤卫队》里赞颂贺英的一段:“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那乡亲在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儿要看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傍晚时分,坐在小板凳上,迎着余晖,吹着丝丝清爽的风,听姥姥唱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当时幼小的心中感叹道:这是哪家的儿女啊,雄姿英发,铁骨铮铮。却不曾想,这竟也是位与江姐一样坚韧不拔的巾帼女英雄。后来,我渐渐明白,正是因为这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巾帼女英雄,我们才迎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也渐渐明白,比个人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是国家,是心中不可磨灭的革命信仰。它指引着我们前行,指引着我们奋进。纵使前路千疮百孔,黄沙眯眼,白雪满天,也决不放弃。不为浮夸的荣誉,也不为塞满口袋的金钱,更不为万人瞩目的权力与地位。只为活着,不仅仅是肉体,更是精神,活着的意义,便是心存伟大的信仰。

  人的一生,走过许多的路,做过许多的事,岁月流逝中,或惊鸿一瞥,或南柯一梦。而那亘古不变的,是闪闪的五星红旗下,狂风吹不散的铁骨,暴雨淋不透的热血,是老一辈革命烈士身上为国捐躯,大公无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在庄严的国歌中,一次次升起,一次次指引着中华儿女,守卫着祖国大地。